K12教培轉型調查:素質教育受眾滑坡 新東方“爆火”,但行業笑不出來

新東方“爆火”,但行業笑不出來
隨著“新東方主播”話題登上熱搜,直播間在線人數驟增到10萬+時,新東方終于掃去了頭頂的一些烏云。
在周一盤中暴漲100%后,港股新東方在線連續三個交易日大漲。6月15日,新東方在線盤中漲幅擴大至50%,本月累計漲幅超330%,股價來到2021年6月以來的最高位。
A股教育板塊也隨之拉升,截至發稿,昂立教育漲停,凱文教育、中公教育、科德教育等跟漲超5%。
沉寂已久的教培行業終于迎來一波熱潮。教育“雙減”政策落地近一年,教培行業歷經寒冬,企業各尋出路,有的已經找到方向并出現雛形,有的還在爆雷、虧損的泥潭中掙扎。
教培企業花樣轉型
手拿白板用中英雙語介紹產品,新東方主播“雙語直播帶貨”近日火遍了全網,新東方的帶貨直播間“東方甄選”也沖進抖音帶貨榜前三名,GMV、 觀看數量都已躋身頭部直播間。
根據東方甄選所披露的數據,6月10日直播間GMV突破千萬元。就在一個月前的5月份,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對外披露的東方甄選平臺單日GMV還是100萬元。
“這次東方甄選受到大家部分肯定,只是一個開端,是無意中把以往的英語教學和賣東西結合起來?!庇崦艉樵谥辈ラg說。事實上,這次“無意中”的出圈是新東方轉型直播6個月后才看見的曙光。
自2021年7月《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簡稱“雙減”政策)落地后,教培企業剝離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培訓,新東方便開始“多管齊下”探索各種新商機。
非學術類輔導、智能學習系統及設備、游學與研學營、教材和數字化智能學習解決方案、專升本考試準備......在繼續部分教育業務之外,去年12月,俞敏洪宣布帶領百名老師開啟直播項目,從“不務正業”的方向找尋生機。
6月10日“東方甄選”直播間,俞敏洪和多位新東方老師
與新東方一樣,過去一年,教培行業大舉轉型。
另一巨頭好未來直接將非教育培訓業務作為未來的重點投入方向,今年3月,好未來宣布“進入二次創業階段”,向科技服務、生命科學等方向全面轉型。
好未來總裁兼CFO彭壯壯在2022財年Q4業績會上表示,好未來正在轉型為智能學習解決方案供應商。今年以來,好未來陸續成立多家子公司,經營范圍包括軟件開發、技術服務、智能硬件等多個領域。
大多數企業仍在原本的教育賽道中尋找機會,成人教育、職業教育、素質教育、智能硬件被認為是最有希望的幾個賽道。
高途押寶的也就是這四個業務。在今年Q1的財報業績會議上,高途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陳向東再次強調:今年高途繼續聚焦在線教育,投入大學生和成人教育、素質教育、素質教育以及數字產品四個重心業務。
其中,高途重壓的是考研教育。今年5月,高途集團大學業務負責人劉文勇公開表示:“高途大學生業務將以兩年為期,成為考研教育行業第一?!?/p>
自去年Q3業務轉型后,高途營收大幅下滑,但已經實現了連續兩個季度盈利。日前發布的業績報告顯示,高途2022年Q1營收7.25億元,同比下滑62%,凈利潤為5372萬元,去年同期為凈虧損14.26億元。
高途2021年以來的季度凈利潤
另一實現季度盈利的網易有道重點投入在智能硬件、教育信息化業務上,將智能硬件、素質教育、成人與職業教育和教育信息化四大業務作為增長支柱。
除了頭部企業,中小教培企業也在找尋新出路,不少機構正在嘗試花式跨界轉型。
有進軍服裝行業的。去年10月開始,猿輔導傳出正在搭建設計師團隊,要賣成人羽絨服。同時,猿輔導相繼推出素質教育品牌“南瓜科學”和面向政府和學校的To B教育新品牌“飛象星球”。
還有準備做餐飲的。今年2月,樸新教育對外宣布正在評估快餐連鎖餐廳業務的機會,計劃開設餐飲門店。
也有撤離教育行業的。6月10日,瑞思教育發布公告稱,公司完成與能鏈智電的合并交易,化身“充電服務第一股”。
行業轉型還在初期
在行業轉型的初期,新東方直播間的大火,為沉寂已久的教培行業帶來了好的信號。
中信證券的研報指出,主要頭部教培公司在剝離K9學科類業務后,目前均已基本完成業務調整,新業務也漸有起色。伴隨競爭回歸理性,各公司盈利模型也在不斷優化,有望逐步迎來常態化盈利。
不過,認為“轉型成功”為時尚早。事實上,除了頭部教培企業的風光,大多數企業還在轉型中掙扎。
從最火熱的職業教育方向來看,去年開始,在諸多轉型方向中,職業教育被看作是下一個有望成為風口的賽道。今年5月1日,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正式開始施行,明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市場規模方面,2022屆中國高校畢業生達1076萬人,同比增加167萬人,就業競爭激烈,同時2022年1-4月中國城鎮調研失業率逐月上行,4月達6.1%,創2020年2月以來新高。在就業困難背景下,職業培訓和學歷提升需求大幅增加。
數控技術應用教育(圖片來源:新華網)
政策利好加上需求旺盛,職業教育培訓引得多個企業布局?!?022中國職業教育行業報告》顯示,2021年職業教育市場共發生61筆融資,融資總金額超過78億元,融資數量與總金額均超過2020年,投融資數量在整個教育行業中的占比,也達到近五年來新高。
上市公司凱文教育在日前發布的2021年報中表示,將在素質教育之外,以學科共建、校企合作的輕資產模式探索職業教育。此外,專注職業教育培訓的粉筆教育已經在港交所遞表,啟動上市計劃。
而另一面,職教龍頭中公教育日前交出了一份上市以來首次虧損的業績報告。2021年,中公教育營收 69.12 億元,同比下降 38.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 23.70億元,上年同期凈利潤 23.04 億元,由盈大幅轉虧。
諸多玩家涌入,但職業教育的前路并沒有想象中的廣闊?!捌渌膛鄼C構的轉型加入雖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市場競爭?!敝泄逃麻L李永新在業績說明會上說道。
K12公司轉型職業教育讓賽道再次變得擁擠,不過究其原因,職業教育培訓普遍還在延續預收費、強銷售的模式,是高風險的根本原因。
職業教育培訓主要是考試培訓和技能培訓,多以最終通過考核為目的。為吸引用戶付費,承諾“保過”、“不過就退費”的“協議班”是職業教育機構的傳統銷售模式,也是退費難、資金鏈斷裂風險的來源。
近期,在線職業教育品牌“開課吧”被爆出拖欠員工工資、學員集體索要退費、大規模裁員、拖欠代理商廣告費等諸多問題。
5月,開課吧對外回應稱,拖欠的工資和返現會盡快補上、學員退費要在6月完成,拖欠廣告商費用是優化流程導致,會在3個月內完成;至于裁員,是從5月初開始組織調整和人員優化,整體裁員規??刂圃?30%-40%左右。
無獨有偶,今年3月,專注成人教育的在線教育機構萬門大學一夜爆雷,CEO童哲卷款5.4億元跑路。此前,萬門大學平臺有包含考證考學、職業成長等數千門課程,注冊用戶一度超過1300萬。
整體來看,新東方直播間走紅雖然帶動教育板塊火熱,但是教培行業的轉型仍在初期,找到轉型的最佳選擇還需要時間。
轉型開餐廳、做充電,教培機構能孵化出下一個東方甄選嗎?
“你其實不是想玉米,你想的是當年的自己?!睉{借雙語直播和金句頻出,“中關村周杰倫”董宇輝算是徹底紅出了圈,也讓更多人重新審視東方甄選背后的老牌教培企業新東方。
直播賣農產品、做餐飲、轉行做充電企業……“雙減”落地后近一年時間里,教培企業的轉型可謂花樣多多。東方甄選火出圈之余,那些同樣做跨界的教培企業怎么樣了?
新東方在線股價抹平一年多跌幅
16日,俞敏洪在其公眾號“老俞閑話”中談到,自從2021年年底他決定做東方甄選,以農產品作為主要帶貨品后,一直受到各界質疑?!坝型榈?、有譏諷的、有惋惜的,但很少有人覺得新東方能夠做成功?!彼J為,直播用上了新東方老師能說會道的特點。
而就在俞敏洪更新這篇文章的同日,東方甄選粉絲總量突破千萬大關,新東方在線股價漲幅一度擴大至100%,6月以來股價漲幅達780%,16日收盤價28.60港元,已高于2021年首個交易日的收盤價26.85港元,抹平了一年多以來的跌幅。
隨著東方甄選的爆火,其賬號矩陣也在不斷擴充。據悉,短視頻平臺上已出現了“東方甄選之圖書”“東方甄選之個護美妝”“東方甄選之3C數碼”等多個東方甄選品牌旗下的不同垂類官方賬號。前不久俞敏洪透露,新東方已組建“新東方直播間”隊伍,銷售的是新東方的教育產品,包括圖書、學習硬件、課程等。
16日,中新經緯聯系到新東方在線方面,對方表示董宇輝目前的熱度有點超出想象?!拔覀兪墙逃D型公司,并不想過度曝光娛樂化?!闭劶岸钶x直播走紅出圈一事,俞敏洪表示其已經成為現象級的傳播,但“也可能是一時的熱鬧”,他希望東方甄選能夠從此打開局面,為新東方的發展開辟一條新的道路。
其他教培企業怎么樣了?
眼看東方甄選直播愈發火熱,且帶動了新東方在線的股價,A股豆神教育、中公教育等多股跟漲。同時,不少投資人似乎看到了教培人員轉型的新思路,希望其他教培公司也效仿新東方,布局電商直播。
其中,豆神教育近期回復投資者時稱,公司已有約100位老師在直播平臺分享知識。此前,公司在2021年報中指出,董事長竇昕已帶領核心成員進駐抖音,并以直播帶貨方式提供多品類的課程和產品。報告期內,公司通過抖音直播帶貨收款約3776萬元。
不過,在連續三天股票上漲累積近50%后,豆神教育17日卻因被質疑“蹭熱點”收到深交所關注函。深交所要求豆神教育核實媒體“老師參與直播”的報道是否屬實,并全面核實公司從事直播業務的合規性等。
多家教育類上市公司也被股民催促直播帶貨。例如,近日有投資者向學大教育提出“公司有沒有想過學新東方一樣轉型,讓股價回到合理區間”;凱文教育被問及“公司和新東方有哪些相似業務”;全通教育也在被投資者追問:“新東方直播一下火了,貴公司有沒有考慮走直播路線?”
除直播外,教培企業還在餐飲等非教育類行業展開布局。2022年初,美股上市的樸新教育宣布進軍快餐業。公司稱,正在評估通過進入中國的快餐連鎖餐廳業務來擴展現有業務的機會,并預計通過旗下樸新學校周圍或內部開設新門店來改善客流。
在此之前,樸新教育于2021年年底宣布出售旗下K12學科校外培訓業務,該項業務在三季度收入占比為59%。
還未等布局快餐業初見成效,樸新教育便又身陷險境。5月,樸新教育宣布開啟債務重組,公司已組建清算團隊。對于網傳的樸新教育“破產”一說,公司稱此解讀并不準確,還將繼續經營。
而在美股上市的在線教育機構瑞思教育,則選擇與充電服務企業合并。截至2021年12月,瑞思教育已出售其在中國境內的全部資產;2022年2月,瑞思教育與能鏈智電簽署合并協議,后者是一家新能源服務商。之后,能鏈智電將通過并購方式正式登陸納斯達克,成為中國充電服務第一股。
誰是下一個“東方甄選”?
教培行業的轉型形式五花八門,誰能成為下一個“東方甄選”?有觀點認為,董宇輝的現象級傳播難以復制。
上海財經大學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勞幗齡表示,部分像新東方這樣的教培企業,旗下教師同樣擁有直播的天然優勢,比如對知識、產品的解讀等。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夠帶好貨,更不是人人都能擁有董宇輝的影響力。同時,除了主播本人外,直播的成功也依賴背后團隊的貢獻。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表示,各個教培企業的資源、人員素質等條件差異很大,無法完全復制新東方直播?!笆聦嵣?,學科類教育產業轉型,不僅僅是企業層面的轉型,更多的是教育行業從業者的轉型,能夠成功的仍是少部分?!?/strong>
儲朝暉進而向中新經緯談到,企業的發展本身就是在不確定中尋找確定性,并沒有一個穩定的市場,因此類似新東方的跨界布局仍需時間來考量。同時,教培企業的轉型同時也反映出背后的行業趨勢?!岸唐趦?,教培行業的整體空間都會受到壓縮,未來不會有太大的市場空間。所幸的是,總體來說,教培行業工作人員的社會關系相對較強,專業能力較高,所以在轉型中教培行業也較為靈活?!眱Τ瘯熣f。
“對于頭部學科類培訓機構來說,雖然原先的核心主業已經沒有太多成長空間,但畢竟已經積累了大量用戶,可以將原先的用戶存量向其他領域導流。誰能夠更順利、更快速地實現轉型顯得至關重要?!毕沩炠Y本董事沈萌對中新經緯分析稱。
又一教培企業轉型直播電商:半年賣貨1.49億元,股價大跌
繼新東方的雙語直播帶貨爆火后,另一家轉型做直播的教培上市企業豆神教育也在近日引發關注。6月20日,豆神教育回復深交所問詢函,并披露了部分涉及直播業務的數據;6月21日,豆神教育稱回函中部分表述不夠清晰、準確,且有部分措辭存在以宣傳口吻表述的情形,因此對相關回復做出補充更正。
兩份公告對豆神教育的直播業務進行了梳理。據其披露的數據,2022年度截至回函日直播電商業務銷售額為1.49億元。但這一數據也受到外界質疑。
今年至今直播電商銷售額1.49億元
公告顯示,2021年10月起,豆神教育董事長竇昕帶領核心成員進駐抖音,通過在抖音等平臺發布短視頻分享文學文史知識,同時直播帶貨。豆神教育將機構內的名師打造成具備較強帶貨能力的知識類主播,公告披露,已打造近100人的主播矩陣。
在直播帶貨選品方面,豆神教育與合作方共同研發、推廣銷售學習智能硬件及硬件配套軟件,主力帶貨產品為學習機及智能伴學軟件。同時,豆神教育帶貨產品還包括圖書及周邊知識產品。
截至公告披露,豆神教育抖音平臺粉絲總數為1269.9萬,快手平臺粉絲總數為348.6萬,2022年度截至6月21日回函日此項業務銷售額為1.49億元,自營店鋪銷售額占總銷售額的比例為98%。
2022年度一季度,直播電商銷售業務收入為2874.65萬元,占上市公司收入比例為17.13%。預計本年度直播業務占上市公司收入的比例將會顯著提升。
年報顯示,豆神教育2021年營收11.22億元,同比下滑19.05%,歸母凈利潤虧損5.92億元;2022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公司營收1.68億元,同比下滑29.83%,虧損金額為0.43億元??梢娭辈ル娚桃膊⑽赐旎貥I務整體的虧損。
南都灣財社記者在抖音搜索發現,豆神教育目前已孵化出三個粉絲超過百萬的賬號,包括“竇昕@豆神天蝎星”“楊木蘭@豆神天美星”“你家劉姑姑@豆神天舞星”等,帶貨產品也以圖書、學習機、線上課程等為主。其中粉絲數量最多的是“楊木蘭@豆神天美星”有672.3萬粉絲。
帶貨銷售額最高的是豆神教育董事長竇昕的賬號,蟬媽媽數據顯示,近三十日累計銷售額為801.9萬元,該賬號也幾乎是全天候日播。南都記者進入該直播間發現,直播的并不是竇昕本人,而是豆神教育北京總部教學校長羅瑞辰。
鑒于豆神教育披露的2022年度截至回函日直播電商業務銷售額為1.49億元,從上述帶貨數據推算,外界對該數據的真實性表示懷疑。
在披露直播電商業績的同時,豆神教育還在6月21日公告中稱,將延期回復年報問詢函,預計將于6月27日前完成相關回復工作。此前,豆神教育曾收到深交所年報問詢函,被追問業績承諾、資產評估等三方面問題。
豆神教育下跌,新東方被騰訊減持
從資本市場來看,豆神教育也在經歷了6月10日以來的暴漲后,6月21日收盤時下跌15.60%。全天換手率42.90%,成交額19.35億元。龍虎榜數據顯示,營業部席位合計凈賣出1.15億元。新東方在線估價高位之時,騰訊也在6月15日和16日兩次減持。港交所披露易顯示,6月15日,騰訊控股賣出3561萬股新東方在線股票,每股平均價9.6港元。6月16日,騰訊控股再賣出3899萬股新東方在線股票,每股平均價9.7港元。
以上述價格計算,騰訊控股累計套現約7.2億港元。兩次減持后,騰訊控股對新東方在線的持股比例從9.04%降至1.58%。持有新東方在線6年的騰訊,也從第二大股東降為第三大股東。新東方在線港股6月20日大跌32%,收盤報16.98港元,已連續兩個交易日大幅下跌。
值得一提的是,減持的不止騰訊。Wind顯示,6月15日與6月16日,摩根士丹利分別減持3531.45萬股和3668.89萬股,分別涉資5.85億港元和10.49億港元;匯豐銀行6月14日、6月15日分別減持366.65萬股、701.71萬股,涉資3937.82萬港元、1.16億港元;摩根大通6月17日減持1545.04萬股,涉資3.86億港元。
6月21日,新東方在線一度跌超8%,隨后由跌轉漲。截至收盤,新東方在線上漲3.06%。
轉型直播電商的教培企業并不少見。在6月21日下午舉辦的業績說明會上,昂立教育董事長兼總裁周傳有在回答媒體提問時表示,公司自2020年起積極布局公域、私域直播。2021年末,公司增加了以“大學生教育”領域教育產品為代表的“抖音直播”。2022年,公司正在快速推進素質、科創類課程產品推廣營銷的直播業務布局以及以增加業務收入為目標的教育直播矩陣打造。
K12教培轉型調查:素質教育受眾滑坡 職業教育難言成功
“雙減”政策落地已近一年,K12教培企業的轉型路徑逐漸清晰,瞄向職業教育、素質教育、民辦高等教育、教育信息化等領域。
這一年里企業的轉型表現如何?對此,《證券日報》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
壓縮開支成主流
尚難言轉型成功
一年前,K12教培企業普遍強調規模經濟,市場為先、瘋狂擴張、持續虧損是主旋律。從10余家以K12業務為主的上市教育企業業績來看,高企的營銷費用及獲客成本,過低的用戶留存,導致僅極少數企業能夠實現穩定盈利。
2021年7月份,隨著“雙減”政策落地,“燒錢擴張”模式戛然而止,K12教培企業開始尋求轉型。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此番轉型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其中最普遍的集中在教育培訓細分賽道,諸如職業教育、素質教育;其次是教育信息化,包括教育智能硬件、SaaS軟件服務及文化服務等;此外也包含對新領域的拓展和嘗試,如直播電商等。
一邊是大幅萎縮的學科類培訓業務,另一邊是尚未形成規模的新業務。
去年第三季度、第四季度,不少K12教培企業營收大幅下滑、虧損擴大。但從今年部分公司發布的一季度業績來看,已經開始呈現盈利或凈虧損收窄的狀態。其中,高途、一起教育科技、學大教育等均實現盈利。
今年一季度,高途實現凈利潤5372萬元,而2021年同期為凈虧損14.3億元;一起教育科技凈虧損收窄到2480萬元,較去年同期的虧損6.6億元大幅減少,實現經調整后凈利潤990萬元,這是公司繼去年四季度后連續第二個季度盈利;學大教育實現凈利潤117萬元,雖然扣非凈利潤為-490萬元,但較去年同期及第三季度、第四季度明顯好轉。
此外,51Talk、網易有道等企業在今年一季度也交出了轉型業務實現大幅盈利或虧損收窄的成績。
“目前很難說哪家轉型成功了。雖然個別公司業績看起來有盈利,但這是通過壓縮開支等手段實現的,本身不是可持續的模式,還是要看其現金流及主營業務的收入情況。未來兩三年,業績持續增長、業務形成剛需、客戶形成相當基數才能稱之為健康?!鄙虾H首席技術官學院特聘實踐教授、南京大學MBA兼職導師馮斌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總體來看,轉型尚未成功。那些轉去做職業教育的企業實際上并沒有競爭力,還無法與此前一直在職業教育領域沉淀的品牌對抗?!睎|吳證券首席分析師吳勁草向記者表示。
素質教育培訓機構
報名情況不樂觀
6月24日及25日,《證券日報》記者走訪了位于北京市西城區的新東方優能中學教育和學大教育月壇學習中心。新東方張貼的公告顯示,去年8月份就已停止線下授課。學大教育公告顯示,今年3月份由于疫情影響暫停開放,目前內部相關教學設施依然齊全。
暑期在即,素質教育培訓機構的情況也并不樂觀。記者走訪了北京市通州區5家素質教育機構,包括籃球、樂器、口才、美術及編程等領域。其中,籃球培訓機構因疫情防控目前處于閉館狀態,記者電話聯系其創始人,其表示,疫情期間招生一直不溫不火。編程培訓機構表現相對不錯,大廳內有家長在等待孩子下課。
口才培訓、樂器培訓和美術培訓機構也處于開放狀態,但學員較少。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主要是在維護老學員,招生比較困難,相較“雙減”前,新學員減少三分之一,“原因是‘雙減’落地后學校延長了學生在校時間,提供了相關素質類培訓課程,同時疊加疫情影響?!?/p>
位于北京市平谷區的某線下培訓機構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目前處于虧損狀態,原本希望暑假沖一下,但今年的報名和咨詢情況明顯不如往年,復購情況也不理想。家長普遍擔心機構倒閉或疫情導致無法上課?!?/p>
有家長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自己的孩子就讀于公立小學,下午放學后學校安排了“綜合拓展類”課程,包括大社團、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課業輔導等七大種類、45門課程。還有家長向記者表示,其孩子所在學校安排了攝影、羽毛球、籃球、書法篆刻、合唱團等特色課程,晚上還安排了晚自習??梢?,校內素質教育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開展。
職業教育賽道
能否承載K12轉型夢想?
“雙減”落地,K12學科培訓遇冷,與此同時,職業教育迎來發展機遇期。在“雙減”落地后的幾個月時間里,職業教育相關政策接連出臺。
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自2021年9月1日正式施行,在法規層面確定了國家鼓勵企業舉辦職業教育的方針。2021年10月份,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要求大力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鼓勵上市公司、行業龍頭企業舉辦職業教育,鼓勵各類企業依法參與舉辦職業教育。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從2022年5月1日起施行,針對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支持社會力量舉辦職業學校、促進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學業成果融通互認等方面作出規定。
網經社大數據庫“電數寶”監測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在線職業教育融資數量為38起,融資金額61.93億元,而2020年的融資數量為15起,融資金額17.1億元,無論是數量還是金額都大幅增長。2022年1月份至4月份,教育行業有53家企業獲得融資,近一半為職業教育公司。
在政策和需求的推動下,一些K12機構調轉船頭。
網易有道專門成立了“有道成人教育事業部”,將有道精品課成人學段、網易云課堂、中國大學MOOC等業務及團隊進行了整合,集中資源進行成人學段課程的研發。好未來推出成人教育品牌“輕舟”,旗下擁有輕舟考研幫、輕舟考滿分和輕舟留學三個子品牌,覆蓋考研、語培、留學等三個領域。高途也已經完全剝離了K12學科類培訓業務,全面轉型至成人培訓和職業教育等領域,業務覆蓋素質教育培訓、成人教育培訓、職業教育培訓、海外留學服務和智能學習服務等。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字教育分析師陳禮騰認為,職業教育是一條受國家認可與支持的“黃金賽道”,其中,非學歷職業教育板塊是各方關注的重點。
但職業教育賽道能否承載這么多的企業呢?一家投資機構人士對記者表示,“相比K12賽道,職業教育從來不是強勢的吸金行業,其總體營收和利潤水平較低,存在感更弱?!?/p>
記者據同花順行業分類統計,目前A股共有21只教育股。其中,主營從事非學歷職業教育的公司有中公教育、傳智教育以及ST開元。但從業績表現來看,2022年一季度,只有以IT培訓為主的傳智教育實現了營收和凈利潤的同比增長。
事實上,今年以來,職業教育領域曾經的兩大明星公司均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3月份,號稱“中國第一所網絡大學”的萬門大學,其老板被指“卷錢跑路”。廣告打得鋪天蓋地的“開課吧”,也在今年深陷裁員風波。開課吧內部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解釋稱,“每年會優化一部分員工,幫助公司降本增效?!?/strong>
從目前的轉型成果來看,職業教育業務還未能撐起K12機構的期待。
比如,向職業教育轉型后,高途2021年Q4扭虧為盈,2022年Q1保持盈利,不過,這兩個季度的營收規模同比大幅下滑,2022年Q1的營收同比下滑超過60%。也有上市公司在減少銷售和營銷費用后終于“省”出了利潤,實現扭虧。綜合來看,對于職業教育行業而言,恐怕很難再像K12那樣出現千億元市值的企業。
“‘雙減’落地后,不少學科培訓機構向非學歷職業教育轉型,行業競爭加劇。在此背景下,如何快速形成競爭優勢,建立持續、規?;挠J?,成為企業需要考慮的問題?!标惗Y騰表示,“對于企業來說,口碑的打造是至關重要的,只有打好品牌基礎,提升品牌溢價能力,才能更好地獲客轉化?!?/strong>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表示,“進入職業教育,必須是做教育,而非做大生意。尤其是K12機構,必須從學科類機構的發展、治理中吸取教訓,不要重蹈覆轍。一窩蜂進入職業教育,一方面會加劇原有機構之間的競爭,盈利前景并不樂觀;另一方面很可能會加劇新的內卷,當這種情況出現時,監管部門必然會出手進行治理?!?/p>
轉型成效相對緩慢
需放眼長遠
“K12教培企業轉型呈現三個特點:缺乏準備,轉型需要長期的準備和蓄力,這些企業沒有提前做準備;缺少能力,轉型需要相應的技術和能力支持,部分企業短期內并不具備在新領域迅速打開局面的能力;缺乏耐心,轉型需要3年至5年的中長期規劃,目前來看,企業的表現普遍還是心急了?!苯逃袠I專家、德仁微課研究院院長于洪澤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更根本的原因是,企業過于關注影響其發展的短期微觀因素,而忽略了影響其發展的長期宏觀因素。
因此,K12教培企業想要進一步發展,需要對影響其長期發展的宏觀因素有更敏銳的洞察,同時重新構建發展理論。首先要明確“中心”:是求生存還是求發展。在確立方向后就要思考三點——明確發展原則、轉移或重新構建核心能力、做長期發展的準備。
對此,于洪澤提出了幾個轉型方向:首先,關注細分人群,注重專精特新;其次,根據國家對未來職業技術人才需求的宏觀方向,培養知識與技能相結合的人才;此外,與科技結合的方向或將成為突破口,比如通過與元宇宙的結合切入教育場景。
馮斌認為,K12教培企業擁有的產品設計能力、互聯網技術能力、客戶服務能力及市場推廣能力都是很強的,傳統職業教育機構很難具備K12教培企業的全球性資源整合能力,也很難做到以超低的成本為幾萬人上課。
于洪澤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盡管現有的職業教育公司已經發展到一定階段,但還存在許多力所不能及的地方。因此需要各行業的頂級公司參與進來,諸如華為、百度、新東方、好未來等頭部公司,從而為職業教育加持場景化技術、資本、人才等?!?/strong>
總體而言,相較于剛需、標準化的K12賽道,當下的新賽道中,無論是素質教育還是職業教育都很難達到標準化,也很難形成規模效應。各K12教培公司轉型成效相對較慢。在經歷了巨大的波谷后,K12教培機構未來是否能迎來顛覆性的發展新思路,還有待觀察。
教培機構轉型爭的應是“滔滔不絕”
“雙減”落地已近一年,眼下隨著暑假臨近,教培機構再度站到了聚光燈下。
從去年7月份至今,雖然教培機構都在努力嘗試轉型,但筆者發現,有以下問題較為突出:
首先是經營問題,有些機構在轉型過程中出現了經營問題,加之資金監管不到位,導致學員財產受到損害;其次是態度問題,一些企業雖然按要求實現了“營轉非”,也拿到了監管許可,但背地里仍是“換湯不換藥”;三是商業模式問題,一些企業轉型的變現模式還不清晰,存在短期主義和蹭熱點的情況。
“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對于經歷了“雙減”的教培機構而言,這種長期主義的思想是當下最該堅守的。
因為,從政策層面來看,“雙減”工作接下來的重點將是監管的法治化、常態化。例如,教育部近日對“雙減”政策“回頭看”,涉及機構數量壓減、“營轉非”、隱形變異治理、信息化管理以及風險防范等方面。
從教育部的表態來看,“回頭看”的工作力度不會減、勁頭也不會松。在教育部年初發布的2022年工作要點中已經明確,要推動校外教育培訓監管立法。這意味著對校外培訓的行政執法的法定職責將進一步得到強化。要認識到,對校外培訓的治理并非短期行為,只顧眼前利益定會受到嚴懲。
此外,從上市教培機構公布的一季報可以看到,不少公司一改去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收入大幅下滑、虧損加劇的局面,而是通過各種方式積極應對“雙減”帶來的影響,并在今年一季度實現了盈利。
筆者認為,多家教培機構財務業績向好,是建立在成本降低的基礎上,如果不能堅持朝著轉型方向持續努力,就無法擴大收入來源,僅靠一時的成本縮減,恐怕離再次虧損并不遙遠。對于企業而言,在轉型過程中,依然要尊重教育規律,以小火慢燉的方式,把正確的事情持續做下去,最終一定會看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