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類校外培訓機構如何管?浙江出臺《準入指引》

“雙減”后,我省8107家線下義務教育階段營利性學科類培訓機構已實現100%壓減。其中,51.39%選擇轉為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規范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管理,迫在眉睫。
12月30日,省體育局和省教育廳聯合出臺《浙江省體育類校外培訓機構準入指引》(下稱《準入指引》)。這也是我省首個省級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準入管理辦法。
“此前,全國各地對于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的管理和監督也有一定的規范,但總體較為松散?!笔〗逃龔d監管處負責人介紹,此次出臺的《準入指引》對體育類校外培訓機構的開辦資金、法定代表人和管理人員、場地設施、從業人員、培訓內容等進行了嚴格規范。
例如,體育類校外培訓機構應具有與其開辦規模相適應的資金投入,規定開辦資金應不少于30萬元,并需經法定機構驗定,嚴格按照相關規定使用。體育類校外培訓機構的場地如為租賃場所,則租賃期限自申請開辦之日起不得少于兩年。針對不同類別的體育項目,《準入指引》也為培訓場地的面積設置了不同的標準。體育類校外培訓機構開辦后,還需要為場地和上課的學員分別購買保險等。
對于家長都關心的師資問題,《準入指引》也作了明確要求——校外培訓機構所聘用的教練應至少持有指引所規定“體育教練員職稱證書”“社會體育指導員職業資格證書”等六類證書中的一種。原則上,每班次培訓的學員人數不超過35人,超過10名學員的培訓應至少配有2名教學人員。
“目前,我省共有4864家體育類校外培訓機構?!笔◇w育局經濟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準入指引》規定,接下來,新審批登記的體育類校外培訓機構都需要符合指引的相關要求才能設立,而已設立的這些體育類培訓機構,須在兩年內按指引要求,重新審核登記?!拔覀儠鶕徍说怯浨闆r,建立白名單。只有在白名單上的培訓機構才能開展相關培訓業務?!笔◇w育局經濟處相關負責人說,省體育局計劃在白名單的基礎上對體育類校外培訓機構實施動態分類監管,信用評級定星。
此外,省體育局正聯合其他職能部門共同研發籌備線上監管平臺,利用數字化手段助力《準入指引》實施。這一監管平臺將在杭州市上城區率先開展試點,并逐步向全省推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