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亞運村昨日竣工 運動員住的房間長什么樣?

從空無一人的地塊到如今的高樓聳立。昨天,經過30多個月建設的杭州亞運村終于完成蛻變并舉行了竣工儀式。這個能容納兩萬余人的大型“村子”長什么樣?記者率先帶大家揭秘。
杭州亞運村位于錢塘江南岸的錢江世紀城北部,項目規劃總用地面積113公頃,賽時總建筑面積241萬平方米,是杭州亞運會最大的非競賽場館,由運動員村、技術官員村、媒體村、國際區和公共區組成。
記者首先來到大家最為關心的運動員村,運動員村由運動員1號地塊和運動員2號地塊組成。
其中1號地塊共有37棟建筑,總建筑面積約57.3萬平方米。亞運會期間將作為運動員及隨隊官員的住宿場所,“在人員配置上,我們以2至3人共用一個衛生間為標準,同時針對運動員的不同需求調整床鋪長度,比如身高比較高的籃球運動員會在床尾加裝床尾凳?!本G城亞運村公司項目執行總經理蕢敏捷說。
2號地塊總建筑面積相對較小,約33.4萬平方米,共有15棟建筑。賽時將設運動員餐廳和健身中心,賽后轉化為住宅、商業、辦公等業態,并配建一所小學。
探營活動的第二站走進了與觀眾息息相關的媒體村,媒體村共有31棟建筑。亞運會期間將為媒體人員提供住宿保障,亞殘運會期間將為殘疾人運動員和隨隊官員提供住宿服務。
為了給運動員帶來更加舒適便捷的體驗,園區主要通道多采用緩坡設計,并安裝了無障礙電梯,園區入口處的人臉識別系統采集廣度也更廣。
技術官員村總建筑面積約74.1萬平方米,共有25棟建筑。亞運會期間將為技術官員提供住宿等服務,賽后將轉化為住宅、商業商務用房、酒店、寫字樓以及商業中心等多種業態。
國際區和公共區是活動的最后一個站點,賽時設升旗廣場、代表團辦理中心、村長院、診所等設施,將為各國代表團提供禮賓接待、抵離辦證、行政辦公、NOC服務、醫療服務等保障。賽后轉化為社區文化中心、青少年活動中心、體育健身館,并在濱河區域規劃新建博物館、音樂廳、圖書館等設施。